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泼墨文学 www.pomo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黄牛是素食主义者,比较喜欢吃嫩草和嫩叶,对于水稻秸秆这种干货,自然是不太喜欢的,而且,由于水稻秸秆太干了,吃的时候一定要配给足够的清水,这样黄牛吃渴了的时候就会去喝水,不至于把黄牛给渴死。
而尽管黄牛比较喜欢吃新鲜的嫩草,但冬季的时候,是没有嫩草可以吃的,所以,吃水稻秸秆倒是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黄牛就算不愿意,也不能不吃。
为了维持黄牛的体力均衡,不让黄牛营养不良,在冬季掉膘严重,在夏秋季节,杨家会储存一部分野地里的野草,将其晒的半干储存起来,同时让野牛吃一些干的秸秆,如此一来,杨家的黄牛,一年四季的食谱几乎都没什么变化,只是冬季吃的野草更少一些,秸秆更多,而其余季节则吃新鲜的野草更多,吃秸秆较少,但总体来说,也算是营养均衡了,不会出现因为只吃某种野草而造成营养不良的现象。
也就是说,杨家养了两百多头黄牛,而维持的成本非常少,获得的受益比较大,这么多黄牛外出拉车,可以给杨家带来一笔不菲的运输费,耕地和翻车也不会耽误,可谓是一举多得。
还有就是黄牛每年都会繁殖不少小牛犊,待黄牛超过一定数量之后,就需要贩卖一部分,以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规模,一个收益最佳的规模,而卖到黄牛又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李安现在严重怀疑,这个杨家的家主,以前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否则,不会想出这么多的弯弯绕,不会想出这么多的挣钱路子。
一座荒山外加两百多头黄牛,居然被他玩出了多重收入,让他的收入大大增加,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如此,李安倒是很想去见见这位牛逼的人物,看看这货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有如此商业头脑,几乎把能挣的钱都挣了。
“老乡,你们东家的庄园在何处?”
李安开口问道。
老乡指着远处,开口说道:“前面这个小山头把视线挡住了,我们东家的庄园就在这个小山头的后面,只有七八里地,没有多远的。”
“好,谢谢。”
李安开口感谢道。
眼前有一条小路直通山头,李安与众人直接向山头行去,这个小山头也就一二百米的高度,不过,也算是不矮了,站在小山头的顶部应该足以俯视整各益州城,周边的村落肯定是尽收眼底。
因为小路的两侧比较陡峭,倾斜度在五十度以上,所以,这里没有被开发成梯田,就连果园都没有进行开发,还保留着最原始的状态,这里除了杂草便是一些不值钱的杂树,若是名贵的好树,早就被人砍伐了。
山路并不好走,部分路段李安只能下马步行,牵着马匹一步步的往上走,有些路段不但蜿蜒而且还高低起伏,真的是太难走了。
还好这座小塔山并不算大,折腾了一阵子之后,总算是走到山顶了,这里是小塔山的最高峰,上面只有一些杂草,并没有一棵树木,而从地面上留下的树根就能知道,这里原本是有树木的,但这些树木被人为砍伐了,此时就只剩下杂草和树根了。
山腰上的树木还算完好,而山顶这里的树木却被砍伐了,看来应该是为了视野的开阔而特意砍伐的,是谁砍伐的不清楚,也许是益州城爱好游玩的牛人来到过这里,看到山顶的树木遮挡视线,于是,便让人将山顶的树木全部砍伐掉,这样一来,站在山顶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远处的风光了,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
李安站在小塔山的山顶,抬眼便能看到不远处的益州城,因为高度差的缘故,益州城的街道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而益州城内的行人就像蚂蚁一样在来回的爬来爬去。
视线转到城外,便可以看到山脚下近处的一个庄园,一个规模很可观的庄园,一眼望去至少能看到一个规模很大的大户,而周边则分布着一些面积较小的小户,这个大户在中间靠南的位置,而一大堆的小户则围绕着周边。
大户不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房屋的建筑规格上,都与周边的小户有明显的区别,这个大户自然就是杨家的庄园了,而周边的小户则是他们家的佃农。
在大量房舍的周围,则是一片绿色的田地,这些都是杨家的产业,这些田地至少有几千亩,也就是说,就算没有梯田,杨家的土地产业也是不小的,而在开发梯田之后,他们家的产业就更大了。
“好大的一个庄园啊!”
李安开口感叹道。
“庄园,什么是庄园?”
陈龙开口问道。
其实,庄园就是大唐田庄的意思,只是他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罢了,古代在外国喜欢教庄园,而在大唐喜欢叫田庄,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庄园就是田庄。”
李安开口回答道,说完拿起怀里的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要说到底啥叫庄园,其实很简单,庄园,指乡村的田园房舍,大面积的田庄。华夏古代包括有住所、园林和农田的建筑组群。
而根据庄园主的地位,庄园有不同的名称,皇室的为皇庄,称苑、宫庄、王庄等,贵族、官吏、地主的为私庄,称墅、别墅、别业、别庄等,属于寺庙的称常住庄。而在中世纪英、法等国出现带有防御设施的庄园宅邸,宅邸中的大厅为庄园主的会议厅和佃户集会的场所。
后世的人一听到庄园这个词,首先想到的便是欧洲的庄园,因为欧美人喜欢叫庄园,而且,欧洲的庄园也比较的有代表性,尤其是中世纪的庄园。
欧洲中世纪的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也是一个自治的政治单位,内有耕地、公地、教堂、领主邸第与农奴住宅等。庄园土地属领主拥有,农奴负责耕作。领主与农奴之间有互相约定的权利与义务──农奴提供劳役、耕作、缴税,而领主则必须分给土地、提供保护、执行司法,领主在庄园中设置的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榨酒设备,农奴必须付费使用。
农奴身分介于自由人与奴隶之间,人身自由并没完全失去,但身分又附着于土地,倘无领主同意,不可任意离开庄园,故其非完全的自由人。虽然农奴自由受限制,且生活艰苦,但有一定的保障。农奴只要履行义务,就可以世代耕作土地,一旦遇到困难,领主亦有义务提供适当的协助。
随着中古时代的发展,农耕技术逐渐改变了农奴的生活。粮食生产的增加,使过剩的农产品得以出售,农奴的收入因而增加,可以藉此用金钱买回自由。到了中古末期,西欧就只剩下少数的农奴。
在中古时代,一个庄园会有九个家庭在田里工作,以生产粮食养活自己并提供食物给第十个家庭,好让他们从事其它劳务。
欧洲最典型的庄园中有一幢大屋或城堡,由田地、农舍、牧场和林地所包围,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庄园都能自给自足。一些剩余的日用品可以与其他庄园作贸易以互补不足。随着中古时代演进以及城镇市场的发展,庄园开始变得专业化,能够更有效地生产少数几种商品,有些庄园会专门生产面包、猪、葡萄酒或蔬菜来维持生计。
庄园的主人与他的家族、工人和侍从住在庄园的城堡中。侍从由骑士和专业的士兵构成,用以提供防卫并随时准备为大领主执行封建的军事义务,庄园越大,侍从就越多。
庄园的主要人口是非贵族和非专业的农民。大部分的农场工人为农奴,必须每个礼拜花费大半的时间在领主的土地上工作,以换取他的保护。农奴家庭会在每一块庄园的田地中拥有几行的农作物,藉以维持生计。虽然农奴不是奴隶,但是他们也一样没有自由。他们不能在没有主人的批准之下擅自结婚、转换工作或离开庄园。不过农奴也会有一些权利,与奴隶不尽相同。农奴的身份代代相承,只要他执行了应尽的义务,别人就不能夺走他的土地。虽然臣属与领主之间的关系可以拿来与农奴和地主之间的作比较,不过在中古时代两者有一个明显的区分,就是臣属与领主之间是一种光荣的契约,臣属需要提供军役,而农奴则仅仅是提供体力的劳工。
可以看得出,欧洲中世纪的庄园,组织是比较严密的,不但能够自己自足,还能够拥有城堡和士兵,简直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算得上是相当发达的存在了,而大唐的庄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首先,大唐的庄园属于地主和皇族,并没有防御的必要,所以,大唐的庄园是没有城堡的,也不会有士兵,更不可能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朝廷也不会允许的。
另外,大唐的庄园,就是非常简单的农场,负责生产一种或者几种作物,并给附近的城池进行供给,以挣取足够的钱财,是完全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给大唐庄园干活的佃农,也并不会失去自由,想去哪里都可以,只要不耽误干活就行,家里的成员轮流去外地探亲也是不需要经过冬季同意的,相当的自由。
总之,大唐庄园与欧洲中世纪的庄园有很大的不同,大唐庄园是开放的,就是一个种植和养殖的场所,而欧洲中世纪的庄园,却是非常封闭的,有人曾说过,在中世纪,庄园并非理想的经济方式,其经济形态十分封闭,人们生活水平程度只供维持生存,且是进步缓慢的生产单位。
这些都和当时的无序状态有关,日尔曼人推翻罗马帝国后,却没有健全的制度来取代,而且蛮族各部落之间战乱不断,没有一个完整、成熟的统治体制,所以当时国王为维持自我势力,而采取了给予的奖赏之法,第一,抢到的财产严格按平分制给予个人。第二,实行的赏赐土地之法,人为的形成了某个人的大地产,而且赏赐并非在一级上就完成,可级级相赐,这种制度变化构成了庄园的基础,其与大地产的区别在于土地耕种权不被剥夺。
而大唐是大一统的帝国,政权是相当稳定的,天下的土地全部都是皇帝的,而且,大唐有严密的律法制度,对人们进行约束,不会放任民间私斗,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一个庄园的地主带人去抢另一个庄园的财物了,若是有人胆敢这么做,朝廷肯定不会坐视不理,这是严重违法律法的事情,是不能被原谅的。
当然了,大唐的盗贼和匪贼倒是有不少,所以,一般庄园也会有一些护院,但只是战斗力一般的护院而已,只是拥有非常简陋的武器,与中世纪欧洲的城堡士兵有本质的区别,他们的存在只能抓捕小偷之类的毛贼,并不具备与专业军队对抗的能力,而且,大多都是由佃农和仆人临时拼凑而成的,比如,让佃农轮流去地主家守院,这些拿着劣质长枪,甚至木棍的农民,所能拥有的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
至少,在李安的眼里,大唐的庄园护院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他们只具备对抗小规模盗贼的能力,比如几个小毛贼入庄盗窃,这种时候就是庄园护院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将盗窃的小毛贼抓住,然后,将其扭送到衙门,让朝廷对这些小毛贼进行惩治。
另外,庄园的护院也能起到震慑某些不听话佃农的作用,有些佃农觉得东家的地租太高了,会挑头闹事,这会给东家造成很大的利益损失,而护院的存在就可以震慑这些想要闹事的人,他们会采用所谓的家法,将不听话的人狠狠的惩治,从而让更多的佃农老老实实的在地主家的土地上耕地。
黄牛是素食主义者,比较喜欢吃嫩草和嫩叶,对于水稻秸秆这种干货,自然是不太喜欢的,而且,由于水稻秸秆太干了,吃的时候一定要配给足够的清水,这样黄牛吃渴了的时候就会去喝水,不至于把黄牛给渴死。
而尽管黄牛比较喜欢吃新鲜的嫩草,但冬季的时候,是没有嫩草可以吃的,所以,吃水稻秸秆倒是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黄牛就算不愿意,也不能不吃。
为了维持黄牛的体力均衡,不让黄牛营养不良,在冬季掉膘严重,在夏秋季节,杨家会储存一部分野地里的野草,将其晒的半干储存起来,同时让野牛吃一些干的秸秆,如此一来,杨家的黄牛,一年四季的食谱几乎都没什么变化,只是冬季吃的野草更少一些,秸秆更多,而其余季节则吃新鲜的野草更多,吃秸秆较少,但总体来说,也算是营养均衡了,不会出现因为只吃某种野草而造成营养不良的现象。
也就是说,杨家养了两百多头黄牛,而维持的成本非常少,获得的受益比较大,这么多黄牛外出拉车,可以给杨家带来一笔不菲的运输费,耕地和翻车也不会耽误,可谓是一举多得。
还有就是黄牛每年都会繁殖不少小牛犊,待黄牛超过一定数量之后,就需要贩卖一部分,以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规模,一个收益最佳的规模,而卖到黄牛又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李安现在严重怀疑,这个杨家的家主,以前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否则,不会想出这么多的弯弯绕,不会想出这么多的挣钱路子。
一座荒山外加两百多头黄牛,居然被他玩出了多重收入,让他的收入大大增加,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如此,李安倒是很想去见见这位牛逼的人物,看看这货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有如此商业头脑,几乎把能挣的钱都挣了。
“老乡,你们东家的庄园在何处?”
李安开口问道。
老乡指着远处,开口说道:“前面这个小山头把视线挡住了,我们东家的庄园就在这个小山头的后面,只有七八里地,没有多远的。”
“好,谢谢。”
李安开口感谢道。
眼前有一条小路直通山头,李安与众人直接向山头行去,这个小山头也就一二百米的高度,不过,也算是不矮了,站在小山头的顶部应该足以俯视整各益州城,周边的村落肯定是尽收眼底。
因为小路的两侧比较陡峭,倾斜度在五十度以上,所以,这里没有被开发成梯田,就连果园都没有进行开发,还保留着最原始的状态,这里除了杂草便是一些不值钱的杂树,若是名贵的好树,早就被人砍伐了。
山路并不好走,部分路段李安只能下马步行,牵着马匹一步步的往上走,有些路段不但蜿蜒而且还高低起伏,真的是太难走了。
还好这座小塔山并不算大,折腾了一阵子之后,总算是走到山顶了,这里是小塔山的最高峰,上面只有一些杂草,并没有一棵树木,而从地面上留下的树根就能知道,这里原本是有树木的,但这些树木被人为砍伐了,此时就只剩下杂草和树根了。
山腰上的树木还算完好,而山顶这里的树木却被砍伐了,看来应该是为了视野的开阔而特意砍伐的,是谁砍伐的不清楚,也许是益州城爱好游玩的牛人来到过这里,看到山顶的树木遮挡视线,于是,便让人将山顶的树木全部砍伐掉,这样一来,站在山顶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远处的风光了,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
李安站在小塔山的山顶,抬眼便能看到不远处的益州城,因为高度差的缘故,益州城的街道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而益州城内的行人就像蚂蚁一样在来回的爬来爬去。
视线转到城外,便可以看到山脚下近处的一个庄园,一个规模很可观的庄园,一眼望去至少能看到一个规模很大的大户,而周边则分布着一些面积较小的小户,这个大户在中间靠南的位置,而一大堆的小户则围绕着周边。
大户不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房屋的建筑规格上,都与周边的小户有明显的区别,这个大户自然就是杨家的庄园了,而周边的小户则是他们家的佃农。
在大量房舍的周围,则是一片绿色的田地,这些都是杨家的产业,这些田地至少有几千亩,也就是说,就算没有梯田,杨家的土地产业也是不小的,而在开发梯田之后,他们家的产业就更大了。
“好大的一个庄园啊!”
李安开口感叹道。
“庄园,什么是庄园?”
陈龙开口问道。
其实,庄园就是大唐田庄的意思,只是他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罢了,古代在外国喜欢教庄园,而在大唐喜欢叫田庄,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庄园就是田庄。”
李安开口回答道,说完拿起怀里的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要说到底啥叫庄园,其实很简单,庄园,指乡村的田园房舍,大面积的田庄。华夏古代包括有住所、园林和农田的建筑组群。
而根据庄园主的地位,庄园有不同的名称,皇室的为皇庄,称苑、宫庄、王庄等,贵族、官吏、地主的为私庄,称墅、别墅、别业、别庄等,属于寺庙的称常住庄。而在中世纪英、法等国出现带有防御设施的庄园宅邸,宅邸中的大厅为庄园主的会议厅和佃户集会的场所。
后世的人一听到庄园这个词,首先想到的便是欧洲的庄园,因为欧美人喜欢叫庄园,而且,欧洲的庄园也比较的有代表性,尤其是中世纪的庄园。
欧洲中世纪的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也是一个自治的政治单位,内有耕地、公地、教堂、领主邸第与农奴住宅等。庄园土地属领主拥有,农奴负责耕作。领主与农奴之间有互相约定的权利与义务──农奴提供劳役、耕作、缴税,而领主则必须分给土地、提供保护、执行司法,领主在庄园中设置的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榨酒设备,农奴必须付费使用。
农奴身分介于自由人与奴隶之间,人身自由并没完全失去,但身分又附着于土地,倘无领主同意,不可任意离开庄园,故其非完全的自由人。虽然农奴自由受限制,且生活艰苦,但有一定的保障。农奴只要履行义务,就可以世代耕作土地,一旦遇到困难,领主亦有义务提供适当的协助。
随着中古时代的发展,农耕技术逐渐改变了农奴的生活。粮食生产的增加,使过剩的农产品得以出售,农奴的收入因而增加,可以藉此用金钱买回自由。到了中古末期,西欧就只剩下少数的农奴。
在中古时代,一个庄园会有九个家庭在田里工作,以生产粮食养活自己并提供食物给第十个家庭,好让他们从事其它劳务。
欧洲最典型的庄园中有一幢大屋或城堡,由田地、农舍、牧场和林地所包围,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庄园都能自给自足。一些剩余的日用品可以与其他庄园作贸易以互补不足。随着中古时代演进以及城镇市场的发展,庄园开始变得专业化,能够更有效地生产少数几种商品,有些庄园会专门生产面包、猪、葡萄酒或蔬菜来维持生计。
庄园的主人与他的家族、工人和侍从住在庄园的城堡中。侍从由骑士和专业的士兵构成,用以提供防卫并随时准备为大领主执行封建的军事义务,庄园越大,侍从就越多。
庄园的主要人口是非贵族和非专业的农民。大部分的农场工人为农奴,必须每个礼拜花费大半的时间在领主的土地上工作,以换取他的保护。农奴家庭会在每一块庄园的田地中拥有几行的农作物,藉以维持生计。虽然农奴不是奴隶,但是他们也一样没有自由。他们不能在没有主人的批准之下擅自结婚、转换工作或离开庄园。不过农奴也会有一些权利,与奴隶不尽相同。农奴的身份代代相承,只要他执行了应尽的义务,别人就不能夺走他的土地。虽然臣属与领主之间的关系可以拿来与农奴和地主之间的作比较,不过在中古时代两者有一个明显的区分,就是臣属与领主之间是一种光荣的契约,臣属需要提供军役,而农奴则仅仅是提供体力的劳工。
可以看得出,欧洲中世纪的庄园,组织是比较严密的,不但能够自己自足,还能够拥有城堡和士兵,简直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算得上是相当发达的存在了,而大唐的庄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首先,大唐的庄园属于地主和皇族,并没有防御的必要,所以,大唐的庄园是没有城堡的,也不会有士兵,更不可能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朝廷也不会允许的。
另外,大唐的庄园,就是非常简单的农场,负责生产一种或者几种作物,并给附近的城池进行供给,以挣取足够的钱财,是完全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给大唐庄园干活的佃农,也并不会失去自由,想去哪里都可以,只要不耽误干活就行,家里的成员轮流去外地探亲也是不需要经过冬季同意的,相当的自由。
总之,大唐庄园与欧洲中世纪的庄园有很大的不同,大唐庄园是开放的,就是一个种植和养殖的场所,而欧洲中世纪的庄园,却是非常封闭的,有人曾说过,在中世纪,庄园并非理想的经济方式,其经济形态十分封闭,人们生活水平程度只供维持生存,且是进步缓慢的生产单位。
这些都和当时的无序状态有关,日尔曼人推翻罗马帝国后,却没有健全的制度来取代,而且蛮族各部落之间战乱不断,没有一个完整、成熟的统治体制,所以当时国王为维持自我势力,而采取了给予的奖赏之法,第一,抢到的财产严格按平分制给予个人。第二,实行的赏赐土地之法,人为的形成了某个人的大地产,而且赏赐并非在一级上就完成,可级级相赐,这种制度变化构成了庄园的基础,其与大地产的区别在于土地耕种权不被剥夺。
而大唐是大一统的帝国,政权是相当稳定的,天下的土地全部都是皇帝的,而且,大唐有严密的律法制度,对人们进行约束,不会放任民间私斗,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一个庄园的地主带人去抢另一个庄园的财物了,若是有人胆敢这么做,朝廷肯定不会坐视不理,这是严重违法律法的事情,是不能被原谅的。
当然了,大唐的盗贼和匪贼倒是有不少,所以,一般庄园也会有一些护院,但只是战斗力一般的护院而已,只是拥有非常简陋的武器,与中世纪欧洲的城堡士兵有本质的区别,他们的存在只能抓捕小偷之类的毛贼,并不具备与专业军队对抗的能力,而且,大多都是由佃农和仆人临时拼凑而成的,比如,让佃农轮流去地主家守院,这些拿着劣质长枪,甚至木棍的农民,所能拥有的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
至少,在李安的眼里,大唐的庄园护院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他们只具备对抗小规模盗贼的能力,比如几个小毛贼入庄盗窃,这种时候就是庄园护院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将盗窃的小毛贼抓住,然后,将其扭送到衙门,让朝廷对这些小毛贼进行惩治。
另外,庄园的护院也能起到震慑某些不听话佃农的作用,有些佃农觉得东家的地租太高了,会挑头闹事,这会给东家造成很大的利益损失,而护院的存在就可以震慑这些想要闹事的人,他们会采用所谓的家法,将不听话的人狠狠的惩治,从而让更多的佃农老老实实的在地主家的土地上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