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徐州之事(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泼墨文学 www.pomo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然后详细介绍了发现的过程。
大意就是。
扬州地下情报组,在扬州四处打探情报,但没有得到赵风要找的人的消息。
不过在一次意外中。
扬州地下情报组织的人,得知徐州、下邳国、东城县,有一个叫鲁肃的人。
而刚好,赵风要寻找的名单里,也有一个叫鲁肃的人。
之后就派人,去徐州、下邳国、东城县,探查关于鲁肃的消息。
毕竟他们只知道鲁肃的名,却不知道鲁肃的字。
万一只是同名的人,到时候不但得不到赏赐,还会因为找错人,得到一个办事不力的惩罚。
之后扬州地下情报组织的人,在东城县花了大半年,打探到了鲁肃的具体情报。
鲁肃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
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
在黄巾之祸期间,其他世家大族,都是在疯狂兼并土地,导致农民大量逃亡,成为流民。
而鲁肃反其道而行,不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舍钱财,卖出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
为此,深受乡民拥戴。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扬州地下情报组织的人,才在一次意外中,得知了鲁肃的名字。
情报打探的差不多,扬州地下情报组织的人认为,这种人即便不是赵风要找的鲁肃,也绝对是个人才。
至少在治理民生方面,绝对能胜任,所以在打探到鲁肃的表字以后,就把消息送回了并州元氏。
而王机等人,自然知道赵风求贤若渴的态度,所以把消息发给了在冀州的田丰。
然后田丰才把消息送给了赵风。
看到鲁肃的表字,赵风就知道,这个鲁肃,正是赵风要寻找的鲁肃。
因为同名的人,或许会有那么一、两个。
但同名同字的,那就不会出现重复的人了。
因为这个鲁肃的表字,正是子敬!
看完消息后。
赵风沉吟良久。
因为赵风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去下邳国东城县走一趟。
因为赵风现在在东海郡,离下邳国非常近。
只是东城县在下邳国的最南端,过去十几里路,就到了扬州九江郡。
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如果距离远的话,赵风还不需要怎么犹豫。
只要派人去请鲁肃就可以了。
就算请不到,但既然发现了鲁肃,那不管如何,赵风肯定是要带走的,哪怕动用武力!
而要去请人,当然是自己亲自去请,才能体现出诚意。
只是现在地处徐州东海郡,赵风的一举一动,可不单单影响着赵风的大军。
还影响着陶谦和曹操!
赵风沉吟良久,最后把自己的想法,跟崔琰说了出来。
然后问道:“季珪兄以为,我改如何决断?”
崔琰沉吟了一下:“抛开此人,乃是赵州牧要寻找的人不说。”
“单凭此人的事迹,就绝对是一个好父母官。”
“其能力大小不说,就凭此人之前的做法,治理一郡,应该没什么问题!”
之所以说,不考虑能力方面的事,是因为大汉以孝治国。
但仁、义之辈,也是要受到重用的。
而鲁肃之前的举措,起码也占了一个仁。
而仁者,自然最适合治理州郡了。
言下之意,已经很明显了。
把鲁肃请来,最起码也可以治理一郡之地。
而赵风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中层管理人员。
光凭这一点,鲁肃就值得招揽。
至于是赵风亲自去请,还是派人去请,崔琰就没有明说了。
毕竟这种事关赵风行动的事,崔琰作为一个政治觉悟很高的人,自然不会胡乱帮赵风拿主意。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答非所问!
但又不能都说一些废话。
不过对于这个答案,可不怎么满意。
所以赵风也不开口,就这么盯着崔琰。
崔琰发现赵风不满意后,再次开口道:“当然,如果赵州牧想亲自跑一趟的话。”
“赵州牧可携带少量亲卫,趁天未亮时,便悄悄离开大营。”
别看这句话,依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但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赵风可以亲自去一趟下邳国、东城县。
而且连应该怎么出发,都已经说了出来。
赵风点了点头:“还有其他看法吗?”
崔琰犹豫了一下:“主要是,不知道鲁肃此人,到底有多大的才学。”
“如果只是普通人才的话。”
“赵州牧可以让陶谦把鲁肃征召过来,然后赵州牧在向陶谦索要鲁肃便可。”
“当然,如果是大才的话,还是不要让陶谦知道为好。”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一般情况下,其他州郡的人,是不能随便征辟其他州郡的人员的。
比如说,鲁肃是徐州人士,赵风就不能随便征辟。
当然,这里是把赵风当并州牧来对待,就不行。
但如果是以将军的身份,还是勉强可以的。
只是赵风是征北将军,依然不能征辟鲁肃。
如果是征东将军的话,赵风就可以尝试一下。
赵风沉吟了一会:“也罢。”
“那我就跑一趟东城县好了!”
然后看向熊大:“去挑选五十名亲卫骑兵。”
“明天天不亮,我们就出发前往东城县!”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等熊大走后。
赵风看向崔琰:“去把管亥、太史慈、华雄、杨经请来!”
崔琰向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没多久。
崔琰、管亥、太史慈、华雄、杨经,便联手走进了中进大帐。
然后分别对赵风行了一礼:“见过主公(赵州牧)!”
“主公(赵州牧),唤我等前来,所谓何事?”
赵风把自己要离开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然后看向华雄、管亥、太史慈、杨经四人:“我离开的这些日子。”
“军营的一应事务,由你们四人协商处理。”
“另外,如果是跟曹操、陶谦有关的外交事宜,需要经过季珪兄的同意!”
崔琰毕竟只是主簿的职务,官职不高。
如果赵风不特意交代一下,这些人根本不需要搭理崔琰。
华雄、管亥、太史慈、杨经四人,对赵风一拱手:“喏!”
然后详细介绍了发现的过程。
大意就是。
扬州地下情报组,在扬州四处打探情报,但没有得到赵风要找的人的消息。
不过在一次意外中。
扬州地下情报组织的人,得知徐州、下邳国、东城县,有一个叫鲁肃的人。
而刚好,赵风要寻找的名单里,也有一个叫鲁肃的人。
之后就派人,去徐州、下邳国、东城县,探查关于鲁肃的消息。
毕竟他们只知道鲁肃的名,却不知道鲁肃的字。
万一只是同名的人,到时候不但得不到赏赐,还会因为找错人,得到一个办事不力的惩罚。
之后扬州地下情报组织的人,在东城县花了大半年,打探到了鲁肃的具体情报。
鲁肃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
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
在黄巾之祸期间,其他世家大族,都是在疯狂兼并土地,导致农民大量逃亡,成为流民。
而鲁肃反其道而行,不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舍钱财,卖出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
为此,深受乡民拥戴。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扬州地下情报组织的人,才在一次意外中,得知了鲁肃的名字。
情报打探的差不多,扬州地下情报组织的人认为,这种人即便不是赵风要找的鲁肃,也绝对是个人才。
至少在治理民生方面,绝对能胜任,所以在打探到鲁肃的表字以后,就把消息送回了并州元氏。
而王机等人,自然知道赵风求贤若渴的态度,所以把消息发给了在冀州的田丰。
然后田丰才把消息送给了赵风。
看到鲁肃的表字,赵风就知道,这个鲁肃,正是赵风要寻找的鲁肃。
因为同名的人,或许会有那么一、两个。
但同名同字的,那就不会出现重复的人了。
因为这个鲁肃的表字,正是子敬!
看完消息后。
赵风沉吟良久。
因为赵风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去下邳国东城县走一趟。
因为赵风现在在东海郡,离下邳国非常近。
只是东城县在下邳国的最南端,过去十几里路,就到了扬州九江郡。
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如果距离远的话,赵风还不需要怎么犹豫。
只要派人去请鲁肃就可以了。
就算请不到,但既然发现了鲁肃,那不管如何,赵风肯定是要带走的,哪怕动用武力!
而要去请人,当然是自己亲自去请,才能体现出诚意。
只是现在地处徐州东海郡,赵风的一举一动,可不单单影响着赵风的大军。
还影响着陶谦和曹操!
赵风沉吟良久,最后把自己的想法,跟崔琰说了出来。
然后问道:“季珪兄以为,我改如何决断?”
崔琰沉吟了一下:“抛开此人,乃是赵州牧要寻找的人不说。”
“单凭此人的事迹,就绝对是一个好父母官。”
“其能力大小不说,就凭此人之前的做法,治理一郡,应该没什么问题!”
之所以说,不考虑能力方面的事,是因为大汉以孝治国。
但仁、义之辈,也是要受到重用的。
而鲁肃之前的举措,起码也占了一个仁。
而仁者,自然最适合治理州郡了。
言下之意,已经很明显了。
把鲁肃请来,最起码也可以治理一郡之地。
而赵风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中层管理人员。
光凭这一点,鲁肃就值得招揽。
至于是赵风亲自去请,还是派人去请,崔琰就没有明说了。
毕竟这种事关赵风行动的事,崔琰作为一个政治觉悟很高的人,自然不会胡乱帮赵风拿主意。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答非所问!
但又不能都说一些废话。
不过对于这个答案,可不怎么满意。
所以赵风也不开口,就这么盯着崔琰。
崔琰发现赵风不满意后,再次开口道:“当然,如果赵州牧想亲自跑一趟的话。”
“赵州牧可携带少量亲卫,趁天未亮时,便悄悄离开大营。”
别看这句话,依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但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赵风可以亲自去一趟下邳国、东城县。
而且连应该怎么出发,都已经说了出来。
赵风点了点头:“还有其他看法吗?”
崔琰犹豫了一下:“主要是,不知道鲁肃此人,到底有多大的才学。”
“如果只是普通人才的话。”
“赵州牧可以让陶谦把鲁肃征召过来,然后赵州牧在向陶谦索要鲁肃便可。”
“当然,如果是大才的话,还是不要让陶谦知道为好。”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一般情况下,其他州郡的人,是不能随便征辟其他州郡的人员的。
比如说,鲁肃是徐州人士,赵风就不能随便征辟。
当然,这里是把赵风当并州牧来对待,就不行。
但如果是以将军的身份,还是勉强可以的。
只是赵风是征北将军,依然不能征辟鲁肃。
如果是征东将军的话,赵风就可以尝试一下。
赵风沉吟了一会:“也罢。”
“那我就跑一趟东城县好了!”
然后看向熊大:“去挑选五十名亲卫骑兵。”
“明天天不亮,我们就出发前往东城县!”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等熊大走后。
赵风看向崔琰:“去把管亥、太史慈、华雄、杨经请来!”
崔琰向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没多久。
崔琰、管亥、太史慈、华雄、杨经,便联手走进了中进大帐。
然后分别对赵风行了一礼:“见过主公(赵州牧)!”
“主公(赵州牧),唤我等前来,所谓何事?”
赵风把自己要离开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然后看向华雄、管亥、太史慈、杨经四人:“我离开的这些日子。”
“军营的一应事务,由你们四人协商处理。”
“另外,如果是跟曹操、陶谦有关的外交事宜,需要经过季珪兄的同意!”
崔琰毕竟只是主簿的职务,官职不高。
如果赵风不特意交代一下,这些人根本不需要搭理崔琰。
华雄、管亥、太史慈、杨经四人,对赵风一拱手:“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