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科举1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一秒记住【泼墨文学 www.pomo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武后留下沈三问详谈。
此时的科举,与后世的考试无异,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沈三问是在太清楚应该怎么折磨这些考生了。
这些年的苦没有白受,这就有机会与人共苦了。
武后显然是很需要科举的,不然朝中上下一心,铁板一块,许多事情都与她对着干,什么事情都要强硬的来命令下属,是个人都会疯的,这些下属也会疯的。
若非心智坚定的人,恐怕都要怀疑人生了。
那些高官也容不得她一直任何事独断。
可是科举出现才多少年?隋文帝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或许还是为了能够有个借口,更好的赐官给自己看中的人。
沈三问说了考核办法,说了考核流程,武后眼中已经掩饰不住激动了。作为一个实际的皇帝,能让她激动的事情不多,让她发怒的事情倒是挺多。
想想自己以前做过的试卷。
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分析题,还有作文。
还有翻译题。
现在科举的贴经和墨义,也就是填空和翻译题。
选拔分为三步就可以了。
第一步,默写、判断、选择。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这话真的是自欺欺人。
我曾经读了好多遍李白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都没明白古人所说的意境是如何的优美。
后来查了释义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云想来给她做衣服,花想来装扮她的容貌,的确挺美的。
所以,理解还是很重要的。
这一步的考核,便能剔除一些死读书的人了。
若是真的熟读经典,对其中的典故有自己的理解,那么理解起时政来也不会太差。
这一步,便能挑选出那些性格坚韧、能吃苦耐劳的学子了。
至少题目出难一点,能理解题目的,注意力和毅力该不下于人了。
第二步,再考一下分析。
比如。
土地问题怎么解决。
国库空虚怎么解决。
管理商户怎么管理。
吐蕃叛乱应该如何安抚。
给出一些解决之道,让这些人来分析,筛选出合适的。
社会问题,社会人应该多了解一下,就算说的不对,有自己的主见也是极好的。
而且这个主见还能看出这个人到底是个混账,还是个人。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项政策到底是不是利国利民,还是得让群众来说话,这一步变让考生来分析阐明一下。
二十一世纪的考试,也有分析题,考生还不能简单的回答是与非。
就算你把题目正过来、反过来抄一遍,解释一遍通俗的白话,老师看着也会极其欣慰。
仿佛你真的理解了文字的内涵,是个了不起的学生。
反观那些就回答是与非,惜字如金的人。
就算你回答对了,老师也会觉得你是猜的,再来一句,理解的不够透彻的批语。
让人欲哭无泪。
这大抵就是胸有千言,下笔无字。
既然说了是选有主见的人,这些纵然有才有智的人,却只能遗憾被剔除了。
毕竟,能说服别人,也是一项重要的本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的判断是与非。
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服没有主见的人,真的是为官一项重要的本事。
第三,只能是作文了。
一篇文章写下来,短,还能掩饰一下人品。
长了,就会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就像此时正在码字的作者,看文就知道是个感情专一的人。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
其实沈三问一直搞不懂,为什么做官居然要考诗词歌赋,让人有一种选诗人的错觉。
或许科举出来后,这几代的皇帝以为,能做好诗的,便是聪明人吧。
这时的作文已经粗具后世命题作文的雏形了。
给出一个政题,让考生自由发挥,叫做政论。
这些题型出来,真的是千百年没有变过。
只是初步了解一下,沈三问就有很多地方想吐槽的。
不过凭借自己领先千年的常识,来苛责古人,也不道德。
沈三问还是建议取消了诗词的单独评分,以政论为主,可以于政论中以诗词彰显文采。
有了题目,还得有流程。
流程不过是乡试、州试、省试、殿试。
乡里先参加一次考试、州里再参加一次考试。
省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尚书省的考试。
殿试是又皇帝主持的考试。
武后十分欣慰,“以往的科举大多是世家直接送人到礼部应试,所以这些门阀猖獗至今,有了这详细的选拔之策,吾终于可以打破这种格局。驸马此功不小。“
有一个野心勃勃的上司,至少不愁没事干。
武后当即开了一场恩科,三月之后允许全国学子,进京考试,选拔人才。
沈三问成了主考官。
这大手一挥,全国的人流都得靠过来,人多了,就不好管了。
不过朝野上下都十分乐观。
有笑话可看。
武后想成千古之功,革旧出新,苦的却是沈三问。
可想而知,这些人听到恩科的消息会如何疯狂。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恐怕来的得有百万之众。
长安是不能容纳这么多人的。
好在武后给他的权力也够大,便宜行事,务求此次科举能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
那好吧,那就分地区考试吧。
洛阳和长安负责二试,岐州、幽州、商州、梁州,这些地方都负责一部分初试考生,如果有胆敢驱逐考生,泄题作弊的,满门抄斩。
进展的还算顺利。
两个月下来,已经筛掉了一批又一批人。
不知道是滥竽充数的人不少,还是教师资源稀缺,还是试题太难了。
赶考的百万人,一试能通过的,便只有十分之一。
二试能通过的,又只有十分之一。
最后还剩下万余人,留在长安。
科举向来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唐朝也不例外。
万余人,能最后被取用的,恐怕不足百人。
考生人心惶惶,半年时间就这么荒废了,还有些不满。
特别是知道诗词被取消了,只有政论。
也不带这么玩人的吧?
一首打油诗,从学子中传出来。
“千里赴科举,试题多刁难,若事庐陵王,诗赋亦风流。“
武后留下沈三问详谈。
此时的科举,与后世的考试无异,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沈三问是在太清楚应该怎么折磨这些考生了。
这些年的苦没有白受,这就有机会与人共苦了。
武后显然是很需要科举的,不然朝中上下一心,铁板一块,许多事情都与她对着干,什么事情都要强硬的来命令下属,是个人都会疯的,这些下属也会疯的。
若非心智坚定的人,恐怕都要怀疑人生了。
那些高官也容不得她一直任何事独断。
可是科举出现才多少年?隋文帝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或许还是为了能够有个借口,更好的赐官给自己看中的人。
沈三问说了考核办法,说了考核流程,武后眼中已经掩饰不住激动了。作为一个实际的皇帝,能让她激动的事情不多,让她发怒的事情倒是挺多。
想想自己以前做过的试卷。
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分析题,还有作文。
还有翻译题。
现在科举的贴经和墨义,也就是填空和翻译题。
选拔分为三步就可以了。
第一步,默写、判断、选择。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这话真的是自欺欺人。
我曾经读了好多遍李白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都没明白古人所说的意境是如何的优美。
后来查了释义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云想来给她做衣服,花想来装扮她的容貌,的确挺美的。
所以,理解还是很重要的。
这一步的考核,便能剔除一些死读书的人了。
若是真的熟读经典,对其中的典故有自己的理解,那么理解起时政来也不会太差。
这一步,便能挑选出那些性格坚韧、能吃苦耐劳的学子了。
至少题目出难一点,能理解题目的,注意力和毅力该不下于人了。
第二步,再考一下分析。
比如。
土地问题怎么解决。
国库空虚怎么解决。
管理商户怎么管理。
吐蕃叛乱应该如何安抚。
给出一些解决之道,让这些人来分析,筛选出合适的。
社会问题,社会人应该多了解一下,就算说的不对,有自己的主见也是极好的。
而且这个主见还能看出这个人到底是个混账,还是个人。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项政策到底是不是利国利民,还是得让群众来说话,这一步变让考生来分析阐明一下。
二十一世纪的考试,也有分析题,考生还不能简单的回答是与非。
就算你把题目正过来、反过来抄一遍,解释一遍通俗的白话,老师看着也会极其欣慰。
仿佛你真的理解了文字的内涵,是个了不起的学生。
反观那些就回答是与非,惜字如金的人。
就算你回答对了,老师也会觉得你是猜的,再来一句,理解的不够透彻的批语。
让人欲哭无泪。
这大抵就是胸有千言,下笔无字。
既然说了是选有主见的人,这些纵然有才有智的人,却只能遗憾被剔除了。
毕竟,能说服别人,也是一项重要的本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的判断是与非。
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服没有主见的人,真的是为官一项重要的本事。
第三,只能是作文了。
一篇文章写下来,短,还能掩饰一下人品。
长了,就会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就像此时正在码字的作者,看文就知道是个感情专一的人。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
其实沈三问一直搞不懂,为什么做官居然要考诗词歌赋,让人有一种选诗人的错觉。
或许科举出来后,这几代的皇帝以为,能做好诗的,便是聪明人吧。
这时的作文已经粗具后世命题作文的雏形了。
给出一个政题,让考生自由发挥,叫做政论。
这些题型出来,真的是千百年没有变过。
只是初步了解一下,沈三问就有很多地方想吐槽的。
不过凭借自己领先千年的常识,来苛责古人,也不道德。
沈三问还是建议取消了诗词的单独评分,以政论为主,可以于政论中以诗词彰显文采。
有了题目,还得有流程。
流程不过是乡试、州试、省试、殿试。
乡里先参加一次考试、州里再参加一次考试。
省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尚书省的考试。
殿试是又皇帝主持的考试。
武后十分欣慰,“以往的科举大多是世家直接送人到礼部应试,所以这些门阀猖獗至今,有了这详细的选拔之策,吾终于可以打破这种格局。驸马此功不小。“
有一个野心勃勃的上司,至少不愁没事干。
武后当即开了一场恩科,三月之后允许全国学子,进京考试,选拔人才。
沈三问成了主考官。
这大手一挥,全国的人流都得靠过来,人多了,就不好管了。
不过朝野上下都十分乐观。
有笑话可看。
武后想成千古之功,革旧出新,苦的却是沈三问。
可想而知,这些人听到恩科的消息会如何疯狂。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恐怕来的得有百万之众。
长安是不能容纳这么多人的。
好在武后给他的权力也够大,便宜行事,务求此次科举能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
那好吧,那就分地区考试吧。
洛阳和长安负责二试,岐州、幽州、商州、梁州,这些地方都负责一部分初试考生,如果有胆敢驱逐考生,泄题作弊的,满门抄斩。
进展的还算顺利。
两个月下来,已经筛掉了一批又一批人。
不知道是滥竽充数的人不少,还是教师资源稀缺,还是试题太难了。
赶考的百万人,一试能通过的,便只有十分之一。
二试能通过的,又只有十分之一。
最后还剩下万余人,留在长安。
科举向来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唐朝也不例外。
万余人,能最后被取用的,恐怕不足百人。
考生人心惶惶,半年时间就这么荒废了,还有些不满。
特别是知道诗词被取消了,只有政论。
也不带这么玩人的吧?
一首打油诗,从学子中传出来。
“千里赴科举,试题多刁难,若事庐陵王,诗赋亦风流。“